地理 以情境为载体 以素养为导向
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特级教师 郭剑峰
杭州第四中学 特级教师 耿文强
一、难度适中,稳中有进
整卷试题保持了浙江省地理选考的一贯风格,即材料表述简明扼要,图表清晰,题干设问切开较小,层层递进。部分选择题通过设置干扰项来增加区分度,非选择题通过“说出”“简述“和“说明”“分析”等不同动词,设计有梯度的问题,以体现出考试的选拔功能。
二、创设情境,考核能力
试题注重情境的创设,体现了时代性、学科性、实践性相统一,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原理解释地理问题,体现“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”的学科理念。如应用“地理信息技术防御滑坡”、观察“日出日落”、发现“飞机尾部出现的云带”、比较“广东省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变化”等试题,通过情境创设,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,考核其学科核心能力。
三、聚焦热点,强化素养
试题注重以社会现实为背景,凸显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。素材大多来源于生产、生活或国家发展战略,既聚焦地方,也关注全球的人口、资源、环境等问题。如“城市雨污分流收排系统”“浙江的秀珍菇生产”“城市数字产业发展”等试题,引导学生关注和解释身边的地理事象;如“我国洪水发生与降水、地形的关系”的分析、“中部崛起发展战略”“日本的粮食问题和温室大棚生产”的探讨,则以区域为载体,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水平;如“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”“所罗门群岛的海草种植”试题,以人地关系为主线,考查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理解;如“成都双流机场布局的优势”试题,通过材料信息的解读和分析,渗透地理项目策划与决策意识。
四、图文并茂,彰显特色
地图、统计图表和文字等材料,是地理试题信息最常见的呈现方式。本卷图表多达25幅,信息承载量大,在传统基础上,注重图表呈现方式的变化,并通过这种变化来考查考生获取信息、解读信息的能力。如“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”,通过平面和立体空间方位的视角变化,考查学生对该区域大气环流形式的理解程度。又如,等高线地图采用分层设色,让学生一目了然,引导其更关注主干信息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,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;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fjksw@163.com,我们将会及时处理。